最近,网上对于博客实名制的讨论大有铺天盖地之势,新华网、人民网以及各大论坛都对此展开了激辩。正如以往任何一次互联网辩论一样,此次讨论充斥了不少的误解和直觉的情绪反应。
比如,有些网民虽然在“发言实名制”和“注册实名制”之间作了区分,但对于后者也是情绪性地以“言论自由”、“隐私权”等予以抨击。
断然拒绝“博客实名制”的动向,实际上无异于对目前博客行业的混乱状况充耳不闻。版权争议、名人效应、内容杂乱、纷争迭起、营利模式不清晰等诸多问题,都使得对博客的管理成为了当务之急,“博客实名制”的动议也是这样一种努力。
如果措施得当,博客实名制完全可以开创一种新的博客格局和营利模式。实际上,真正可行的乃是后台登记的实名制,而并非是网民们口诛笔伐的发言实名制。后台登记的实名制,其实并不影响互联网的匿名性。互联网上没有绝对的“匿名”,即使注册是“匿名”的,想要通过技术手段查到发文者的信息,也是十分便利的(比如IP查询,甚至物理地址查询)。匿名性的真正要义乃在于发文者和读者、发文者和发文者之间的匿名性和虚拟性,即参与讨论和写作的人之间的身份隐匿,从而使得讨论和发言开放自由,而对于BSP(博客运营商)和规制者而言,并不存在绝对的匿名。在这个意义上,注册登记的实名制并不会太大地影响所谓匿名性。
博客实名制真正改变的乃是BSP和“博客”作者之间的关系。实名制将会使得BSP和作者之间的匿名性大大降低,而这种关系如果处理得当,BSP可以在实名制的条件下得以统计其博客数目,因而能够在各个BSP之间形成数量上的竞争,而这种竞争指标的量化(即博客数目)将为博客网站的广告模式形成一种重要的参照。具体说来,如果有了这种量化比较,广告商则会根据博客数目来测定某个网站的影响力,进而比较理性地进行投入,以此改善目前博客的盈利模式不清的问题。
当然,这里面也存在有些网民所指出的问题,即一旦实名注册以后,人们注册的兴趣和数目将会大大减少的问题。其实,这种状况的真正原因是网民对于整个互联网的不信任,这一方面源自对BSP的数据保护状况的担心,另一方面源自目前博客上诽谤、谩骂和隐私披露泛滥的混乱状况。而这种混乱状况又恰恰源自网民们对互联网的误解性期待,即将互联网看作没有任何法律道德限制的虚拟场所,甚至带着无政府、无秩序的心态进入讨论空间,因此形成了恶性循环,即对互联网的不信任导致了对实名制的恐惧,而匿名的放纵式“自由”又加剧了人们对互联网的担心。
这种状况的解决肯定不是一朝一夕的。就目前的BSP和博客用户而言,注册的实名制的成功与否,根本上还取决于BSP数据隐私保护的程度,这或者需要通过政府的规管,或者通过行业自律来实现。而正是在这里,BSP们会逐渐发现,数据隐私的保护程度(以及由此决定的用户信赖程度)乃是吸引更多用户来注册的“基础设施”,与其盈利模式和盈利状况息息相关,所以其行业自律乃是有着经济保证和驱动的。而对于网民而言,对于实名制肯定有一个接受和适应的时间,但也会因此加强自身的言论责任感和对于网络“自由”的重新理解,未必不是一件好事。